中国央行2月8日公布的2013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,除一如既往表示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外,并强调将综合运用数量、价格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,保持适度流动性,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。
央行网站刊登的该报告称,将继续根据国际收支和流动性供需形势,合理运用公开市场操作、存款准备金率、再贷款、再贴现、常备借贷便利、短期流动性调节等工具组合,管理和调节好银行体系流动性,加强与市场和公众沟通,稳定预期,促进市场利率平稳运行。
央行表示:“同时,引导商业银行加强流动性和资产负债管理,做好各时点的流动性安排,合理安排资产负债总量和期限结构,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。”
报告并显示,2013年末,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(超储率)为2.3%,较9月末的2.1%略升。
中国央行于2013年初创设了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(SLO)和常备借贷便利(SLF),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相互配合和补充,以进一步增强央行流动性管理的灵活性和主动性,丰富和完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。
央行稍早公布数据显示,2013年末,SLF余额为1,000亿元人民币,较6月末的年内高点下降3,160亿元;当年SLF累计发放23,650亿元。
2014年1月下旬,在春节到来之前,央行除了通过SLF向大型商业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,同时还宣布开展地方金融机构SLF操作试点,扩大SLF受惠面;消息人士称,试点额度总计1,200亿元,可循环使用。
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
在货币政策方面,央行报告此次表述与前一季度差别不大,提出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,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,增强调控的前瞻性、针对性、协同性,统筹稳增长、调结构、促改革和防风险,适时适度预调微调。
报告称,要把货币政策调控与深化改革紧密结合起来,重视从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、扩大消费者主权的角度继续深化改革,更充分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。
央行还强调,将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。同时,继续推进同业存单发行和交易,探索发行面向企业及个人的大额存单,逐步扩大金融机构负债产品市场化定价范围。
对于宏观经济,央行认为,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仍有望保持平稳向好、稳中有进的态势。但当前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尚不稳固,增长对投资和债务的依赖仍在上升。
此外,随着美国逐步退出量化宽松(QE)政策,长期利率可能继续上升,新兴经济体面临资本流动和融资成本变化的冲击,全球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,出口面临的国际竞争也可能会更为激烈。
通胀方面的忧虑则有所减轻,报告表示,价格形势基本稳定,要继续引导、稳定好通胀预期。
中国2013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(CPI)同比上涨2.6%,远低于年初设定的3.5%控制目标;展望新的一年,市场多预计通胀仍将温和可控。
央行并表示,要加强对地方政府性债务和偿债能力的跟踪监测,探索以市场化机制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问题。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预警和评估体系,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、产能过剩行业和房地产行业贷款信用违约风险的监测。
此外,还要加强对理财、票据和同业业务发展潜在风险的监测与防范,推进存款保险制度建设,“采取综合措施维护金融稳定,守住不发生系统性、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”。
[新闻来自KVB 昆仑国际,了解更多请点击http://www.kvbfinance.com]